最新信息
热门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史荟萃 > 正文

时代与读书

吕进

发布:系统管理员 日期:2015/2/4 来源:本站 浏览:

黄山谷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

苏轼《和董传留别》(苏和董在凤祥相从,从凤翔回长安留别)说: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所谓“气自华”就是书卷气,书卷气不是世俗气,不是江湖气,是人文修养的外在表现,具体说就是:植根于心性的素质,无须作秀的优雅情操,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他人着想的风度。

宋真宗赵恒(赵恒,968—1022,宋代第3位皇帝)《励学篇》说:“书中自有千斤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其实,读书自有天地,读书自有乐趣。金圣叹(1608—1661,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就说到这乐趣:“红袖添香读闲书,雪夜闭门读禁书,秉烛执酒读奇书。”他还说,《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西厢》是“六才子书”,他点评了后两部。(比如《水浒》第十五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金圣叹点评:“看他写天热酷热,不费笔墨,只一句两句便已焦热杀人。”)

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开展的全民阅读调查,中国国民每年人均阅读图书45本。而韩国是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美国50本,俄罗斯55本,以色列最多,达64本。在我国的人均购书中,八成还都是课本教材。而且平均数并不可靠,姚明身高226米,与潘长江平均身高193米,这说明潘长江很高吗?其实潘长江才160米。

不读书的中国人令人忧虑。迎接马年时出现了“马上”体,就如最近出现“伊俐体”,有人统计,“马上有钱”、“马上有房”、“马上有对象”,名列前三。疏远了灵魂,未来的中国会为此付出代价。一个尊重文化、热爱阅读的民族和国家才有今天和未来。

以色列是一个500万人口的小国,但是它的人均图书馆和出版社数量居世界之首。20世纪中,诺贝尔奖一共有645位得主,以色列就占了121位。以色列人在小的时候,许多父母会在《圣经》上滴上一点蜂蜜,让孩子亲吻,让他懂得,知识是甜蜜的。正是五位犹太人,构成了西方世界的精神框架,改变了世界。(摩西:公元前300年的犹太人先知,旧约圣经前五本的执笔者,他替上帝颁布的“十诫”,至今是西方法律的根本,每周休息一天就是十诫之一;耶稣:基督教创始人。出生年为公元年之始。圣诞节、复活节都与耶稣有直接关系;马克思,他的《资本论》发现了人类社会的进化规律;弗洛伊德,他认为人的一切社会活动的根本动力源于动物性本能;爱因斯坦,他的《相对论》影响了世界。)

读书已成为全人类的一个呼唤。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主旨宣言:“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你是年老的还是年轻的,无论你是贫穷的还是富有的,无论你是患病的还是健康的,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的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确定4月23日,是因为莎士比亚是1564年4月23日出生,1616年4月23日去世的。

说到读书,我们就必须注意有两类阅读:专业修养的阅读和人文修养的阅读。专业修养的阅读属于特定人群,人文修养的阅读属于每一个人。知识性的东西会不断更新,所以专业修养的阅读也会不断更新;人文修养的阅读里面,有一种是元典阅读,也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经典,是比较恒定的。因为思想性、智慧性的东西,越经过历史检验和人生经验的沉淀,越向深度发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澳门大学的读书活动推动的是人文修养的阅读,做得非常对。

人文修养就是人的修养,人文修养决定人的隶属度和层次,决定人之所以为人,此人之所以非彼人。先有人,后有人才。没有“人”的“才”是缺少人生乐趣的匠人,按哲学家冯友兰的区分,是功利世界而不是天地世界的人。各种专业阅读使人获得某种才能,但是人文修养首先使人成为人。

现在的人才主要是理工科出身。谈技术,谈利润,谈GDP,是热心的。但是各种人才显然应该有人文修养,从追问“是什麽”上升到追问“应当是什麽”。这样才会站在人生的高度获得大视野和使命感,不仅知道自己专业的功利意义,也知道自己专业的价值意义,取得更大的发展契机。

科学是求真的,人文修养是求善和求美的。它从内在提高人的品位,使人有精神追求,有理想之光。老子说:“无用之用,乃为大用”,人文修养就是如此。

人文修养深刻地影响到社会的兴衰治乱。缺乏人文修养,将导致整个社会的浅薄化和庸俗化。对于个人,人文修养将影响到他的思维的敏锐度、深度和广度,精神境界的高度和纯度,对问题的洞察力和前瞻力。

发明文字以前,保存智慧靠记忆;发明文字以后,是书籍。书籍是保存人类代代相传的智慧的宝库。读书,是和先贤对话,对自己灵魂追问。

专业修养的阅读是功利阅读,为了满足求职、文凭、升职、工作等具体需要;而人文修养的阅读是超功利的,为生命、为成长、为精神滋养。“随便翻翻”、“好读书,不求甚解”是常有的阅读状态。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说过不少关于文学经典的精彩的话,他说:“我对于文学的前途是有信心的。因为我知道世界上存在着只有文学才能以其特殊的手段给予我们的感受。”人文修养的阅读,真正记住的并没有几本书,忘掉读过的东西的过程,正是塑造一个人的知识结构和言谈举止、塑造气质的过程。曾国藩说过:“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唯读书则可以改变其气质。”

[1] 2 [3]